只有600個招生名額,竟然私自將名額擴大數倍……近期,貴州一省級重點中專違規招生受到社會關注。眼下正是招生季,記者調研發現,部分民辦中職為維持運營,違規超招爭搶生源,但后期因學籍無法注冊、教學質量無法保障,引發學生和家長抗議。
受訪人士認為,中職教育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此類事件不單是經濟糾紛,更反映出當前民辦中職教育的發展困境。
違規超招花樣多 “轉賣學生”成生意
貴陽經濟技術學校是一所經貴州省教育廳、貴陽市教育局批準成立的省級重點中專。7月下旬,陸續有家長和學生反映,該學校試圖將違規超招的學生強行轉送到外校。
在引起相關網絡輿情后,當地教育部門發布情況通報稱,經初步調查,該學校在招生過程中,存在通過第三方違規超許可范圍招生、超計劃招生,并涉嫌虛假招生、虛假承諾等行為。
“很多初中畢業生上不了高中,公辦中專也裝不下,一些民辦中專就往死里招生,學籍不夠就轉賣給其他地方的中職校。”一些網友評論稱,“本校上學、外校發證”的離譜現象不在少數。
今年1月,廣東佛山一民辦中職涉嫌違規超招,大量學生無學籍信息的事件同樣引發關注。涉及學生反映,一個學期都結束了才知是“黑戶”,在教育網站上查不到任何學籍信息。后來教育部門公開稱,佛山市三江職業技術學校2023年存在違規招生行為,致220名學生未獲得學籍。
在2023年秋季學期,廣東清遠市德圣健康職業技術學校也被曝出新生開學一個多月了還是在教室上網課,而非由老師現場授課。最終,730名新生選擇退學。事后,廣東省清遠市教育局調查認定該校擅自擴招,導致師資力量不足,無法滿足教學需求,出現以網課代替面授的情況。為保障學生及時轉校就讀,當地提供了市內有富余學位的中職(中技)學校信息供退學學生參考報讀。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考慮到鼓勵職業院校發展的需要,以及職業教育本身的吸引力不強等因素,我國各地教育部門賦予職業院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權。職業院校應用好招生自主權,而不是濫用自主權。即便招生形勢喜人,也必須以保證質量為前提適當擴大招生規模,而不能只想著招生賺錢。記者發現,近期海口等地教育部門在職校招生時明確提出不得超計劃招生。計劃外招收的學生,由招生學校退回,并承擔相應責任。同時,不得違規跨省招生。
虛假宣傳、違規招生為何屢禁不絕
考試招生是教育工作的關鍵環節,關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長,關系每個家庭切身利益和國家發展大計,但一些民辦中職的惡性競爭行為不僅侵害了學生權益,也嚴重影響了職業教育形象。明知早晚會“東窗事發”,為何一些民辦中職還敢一再鋌而走險?記者梳理發現,主要源于以下幾方面影響:
首先是經濟利益驅動。“一直存在‘重普輕職’的現象,普通高中擠破頭,即使分數不達標,家長們也會想方設法地把孩子送進去,而大部分中職院校門庭冷落,管理者只能拼命賺吆喝、找生源。”一位從事職業教育多年的老師說,不少職校都面臨“活下去”的問題。貴州省盤州市職業技術學校校長葉征雄告訴記者:“公辦校一般不敢‘亂來’,但民辦校由于資金來源少,辦學艱難,有時候會‘鋌而走險’”。據了解,為應對生源減少等狀況,有些中職學校會給任課教師下達招生指標,并承諾高額提成;有的中職學校會將招生業務外包給商業招生機構;有的中職學校會采取夸大或虛假宣傳手段,吹噓辦學實力和就業前景。
其次,監管機制不完善。目前,對于民辦中職的違規招生行為,雖然教育部門有相應的監管措施,但處罰力度仍顯不足。2020年,湖南通報8起中職招生違規違紀典型案例,指出仍有少數中職學校、初中生源學校和社會中介招生販子相互勾連,存在惡意屏蔽陽光招生信息、虛假招生宣傳和誤導學生、預收學費和涉嫌買賣生源等違規違紀問題;少數市縣審批監管部門不作為、亂作為,造成區域內違規招生問題多發頻發。2021年,已被南昌市教育局要求停止招生并限期整改的南昌理工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仍在偷偷招生。
信息公開不充分。“講的宿舍有空調,上床下桌,來了以后才發現,全都是騙人的。”一些維權學生分享自己的經歷說。記者發現,一些學生和家長在選擇學校時,往往難以全面了解學校的真實情況,從而被虛假宣傳所誤導。一些地區執行招生計劃不嚴,還存在地方保護現象。有些區縣為了扶持本地中職學校,故意利用信息差對學生自由選擇權進行干擾限制,一些初中老師還會提前做工作,勸學生自愿放棄中考,推薦報讀職校。更有甚者,一些地方中職學校、初中生源學校和社會中介串通買賣生源,從中收取“人頭費”,致使一所中職學校一屆的招生中,來自某初中校的生源輸送高度集中。
規范辦學行為 支持優質學校建設
受訪人士認為,職業教育在緩解就業壓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作用突出,應本著讓社會放心、家長放心、學生放心的原則,著力規范民辦中職招生辦學行為。
“民辦中職學校審批把關不嚴”“少數初中教師頂風違規違紀”“市縣招生錄取機制存在缺陷”“查辦違規違紀行為軟弱無力”……部分基層干部反映,這些問題都是持續推進中職學校招生辦學行為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中碰到的“頑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查辦案件不力。因此,要建立負面清單管理和問題線索移交制度,既要督促學校限期整改,也要追究審批單位的監管責任。
加強監管的同時,還應整合教育資源,重點扶植優質中職學校。根據教育部發布的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記者梳理發現,近五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的數量呈逐年下降趨勢,2019年末這一數據為1.01萬所,2023年末已減少到7085所。行業普遍認為,未來中職學校撤并優化將是一種趨勢。對此,要按照生源規模與學校辦學實力相適應的原則,堅決取締和整合一批違規辦學的學校。與此同時,要支持優質中職學校的發展,鼓勵優強企業積極參與,進一步明確民辦中職的辦學特色和定位,做好產教融合。
做好社會認知引導宣傳同樣重要。據了解,一些地方通過建立統一的招生信息平臺、網上錄取系統,實現陽光報考、陽光招生,借助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監督志愿填報情況,取得積極成效。不過,也有少數地方仍故意拖著不建平臺或者不用平臺,給違規招生留下操作空間。“此外,社會上對中職校的了解和認可還不夠,一些父母覺得讓孩子讀職校丟面子,以后不能考公務員。”葉征雄說,許多人還受限于舊有教育和就業觀念,在堅決打擊不良學校招生亂象外,還要講好精品學校的故事,形成龍頭和輻射效應,提升中職教育的社會形象和影響力,真正把國家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的好事辦好。